舊時,戒尺是私塾先生所用的教具,學生表現不好,戒尺可能被用來打手心。如今,戒尺已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戒尺的象征意義卻依然存在,“戒”是規矩,亦是警示。作為黨員干部要心存戒尺,心懷敬畏,讓“守紀律,講規矩”成為個人的行動自覺。
戒貪欲,堅守底線。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對金錢、物資和權力的誘惑和考驗,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牢記權利是人民賦予的,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利,擺正權利與道德的天平。要心存戒尺,管好自己的“手”,守好自己的“心”,擺正自己的“位”,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心態,心懷坦蕩,謙虛謹慎,做事公平、公正、公道,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戒嗜好,擇善而交。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面對個人需求的小利,面對阿諛奉承、迎來送往的“朋友”,黨員干部心中要有一桿秤時刻保持清醒,端正信仰,擇善而交,多交仗義執言的諍友,肝膽相照的摯友,攜手共進的益友。要自覺凈化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堅守底線,明辨是非,遠離貪腐和墮落,避免“糖衣炮彈”的誘惑和攻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戒妄言,真抓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實干苦干、接續奮斗才能完成。廣大黨員干部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能光說不練,一味地說大話、空話,而是要始終秉承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頭頂常懸“達摩克利斯之劍”,遇到矛盾不繞,面對困難不躲,解決問題不拖,多說實話,多干實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決人民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爭做敢擔當、善作為的好干部。
謝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