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吳堡縣多形式、多載體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快板宣講接地氣
干事創業有激情
“共產黨的恩情咱說不完,二十大傳精神高峰再攀,惠民生為人民排憂解難,老百姓日子甜水笑山歡……”連日來,吳堡說書藝人在縣城走街串巷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三弦伴奏下的陜北說書聲,抑揚頓挫、韻味十足,吸引了大量群眾駐足觀看、仔細聆聽。
怎樣才能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怎樣才能讓老百姓聽得懂、能理解?吳堡縣不斷創新宣講模式,采取“八個一”的方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具體來說就是“上好一堂理論課、唱響一首主題歌、說唱一段特色快板、彈奏一場陜北說書、組織一場文藝宣講、制作一批網絡微課、組織一次知識競賽、舉辦一場演講比賽”,不斷擴大宣講覆蓋面,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鄉音鄉情傳黨音
創新理論送基層
“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每天上午8時,吳堡縣100個行政村的鄉村大喇叭都會準時響起,村民們每天都會準時收聽黨的二十大報告。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吳堡縣開設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天天學”專欄,發揮農村“大喇叭”廣播時效強、覆蓋范圍廣、收聽方便的優勢,讓黨的聲音“飛入”千家萬戶,打通宣講的“最后一公里”。
該縣還充分調動“吳堡好人”“榆林好人”“陜西好人”“中國好人”榜樣力量,成立由52名好人組成的“吳堡好人”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廣場等文明實踐陣地,用鄉情鄉音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使廣大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庭院課堂面對面
文明實踐潤民心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庭院課堂”走進吳堡縣寇家塬鎮李家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結合工作實際,向現場的黨員、群眾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
一個院子,幾十個凳子……把大家聚在一起學習。宣講中,黨員、群眾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不時交流互動,志愿者講得走心,群眾聽得用心,宣講活動開展得深入扎實有效。
吳堡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作用,遴選了涵蓋離退休干部、文藝工作者、新鄉賢等群體的30余名志愿者,組建了文明實踐宣講團,深入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采取“庭院課堂”“板凳課堂”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把課堂搬到群眾家門口,真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到百姓心中。截至目前,該宣講團已開展宣講活動20余場次。
記者 閆景 通訊員 王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