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togqn"><span id="togqn"></span></ruby>

    1. <blockquote id="togqn"></blockquote>

      <b id="togqn"></b>
      1. <i id="togqn"><track id="togqn"><ins id="togqn"></ins></track></i>

        <b id="togqn"><track id="togqn"></track></b>
        歡迎進入榆林網!
        榆林傳媒中心主辦
        <
        >
        首頁 >金融證券 >正文

        硅谷銀行破產“余震”:高管遭集體訴訟 行業警示意義強烈

        發布日期:2023-03-15 17:04
        0

        短短幾日,在各種“戲劇性”細節推動下,作為科創類金融服務“全球標桿”的硅谷銀行轟然倒下,留給客戶、股東、大眾一片唏噓。

        據悉,硅谷銀行的股東們已開啟對該行時任首席執行官格雷格·貝克爾、硅谷銀行首席財務官丹尼爾·貝克的集體訴訟。

        硅谷銀行事件后,多國加強對金融機構流動性的監測。這兩天,美股銀行板塊先是經歷了盤中股價暴跌觸及熔斷,后又或受“兜底”消息以及儲戶“搬家”情況的影響又大幅反彈。3月14日盤前,第一共和銀行盤前一度漲超70%、西太平洋合眾銀行漲超50%,阿萊恩斯西部銀行漲超40%。此外,避險情緒升溫,國際黃金價格一度大漲。

        綜合看,硅谷銀行事件余震不斷,也給國內金融行業未來發展帶來了警示。

        高層遭遇集體訴訟

        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紐約郵報》消息稱,硅谷銀行的母公司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硅谷銀行時任首席執行官格雷格·貝克爾、硅谷銀行首席財務官丹尼爾·貝克被股東提出集體訴訟。

        股東們指責硅谷銀行母公司及高管隱瞞“利率上升將使硅谷銀行特別容易受到擠兌影響”的事實。這也是硅谷銀行倒閉之后被公開的第一起訴訟。

        “這樣一個在短期內規模擴張了兩倍以上的銀行,居然沒有監管介入,這有些不可思議。”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硅谷銀行事件既有該行自身戰略的失策,也有監管過于滯后和失職,兩個因素共同促使了問題的爆發。

        美國總統拜登于3月13日針對美國硅谷銀行倒閉發表講話稱,他將要求國會和銀行業監管機構“加強對銀行的監管規定”,以降低類似硅谷銀行倒閉事件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由于硅谷銀行系統重要性不強,跟金融機構的關系不緊密,市場主流分析觀點認為,金融機構的信任危機很難傳導至整個金融系統。

        “由于發達經濟體仍然在加息周期中,市場不可避免地開始擔心硅谷銀行事件的傳染性。但從某個角度而言,金融風險的傳導本身就是非線性和非理性的。”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認為,通過安撫金融市場來達到穩定信心和避免風險傳導,是監管機構需要做的首要工作。因此,只要有央行作為最終貸款人,出現流動性風險的概率從目前來看仍然較小。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易峘則認為,往前看,如果“國家信用”能在(以天計的)極短時間內穩定硅谷銀行儲戶信心,則能有效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的概率。但如果政府處理時間過長或儲戶預期損失較大,那么美國金融系統穩定性可能受到挑戰。

        整體看,硅谷銀行的經營模式并不是美國銀行業的主流商業模式。與硅谷銀行的負債端結構不同的是,大部分美國商業銀行具有零售存款占比高,客戶類型分散的特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資產端的共性,即美國銀行業均面臨持有至到期證券價格未實現損失較高的共性風險。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該風險只會在銀行出現流動性風險(如出現擠兌潮)時成為具象化的損失,因而硅谷銀行引起的市場恐慌,后續能否被監管機構、財政部、美聯儲等推出政策進行平息,是危機是否會擴大化的關鍵。

        據美聯儲官網,美聯儲將調查其對硅谷銀行的監管情況,并于5月1日發布調查結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需要圍繞硅谷銀行這一事件展開迅速、深入的調查。同時,美聯儲副主席巴爾將帶領此次調查。

        目前,美聯儲、美國財政部聯合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為硅谷銀行“兜底”,稱儲戶所有存款權益將得到保障。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硅谷銀行位于馬薩諸塞州的分支銀行重新開業后,儲戶們爭先恐后排隊取錢。從社交媒體顯示的圖片信息來看,多地硅谷銀行恢復營業的網點處前來取款的儲戶排成長龍。

        硅谷銀行事件

        余震不斷

        這兩天,硅谷銀行事件帶來的“余震”仍在持續。市場對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較為擔憂,美債風險集中釋放,2年期美債收益率大跌超過10%。相對應的是,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國際金價期貨價格一度大漲。3月14日,在A股市場上,四川黃金漲停,盛達資源漲超8%,金貴銀業、中金黃金等跟漲。

        此外,硅谷銀行事件還波及相關國際投資機構。據彭博社當地時間3月13日報道,瑞典資產管理規模最大養老金Alecta發表聲明稱,該機構在硅谷銀行投資總額為89億瑞典克朗,在簽名銀行的投資總額為32億瑞典克朗,在第一共和銀行的投資總額為97億瑞典克朗。其中,前兩家銀行已經倒閉,而第一共和銀行也慘遭擠兌,3月13日股價一度暴跌超76%。據悉,Alecta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0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00億元),擁有260萬私人客戶和3.5萬家企業客戶。此外,挪威財富基金也“踩雷”硅谷銀行,其持倉規模為17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11億元)。

        另有外媒報道稱,多家亞洲公司曾披露在美國硅谷銀行有存款,日本軟銀集團被指可能是受硅谷銀行破產影響最大的公司。該集團可能在技術領域進行巨額投資,并在硅谷銀行同時有存款和貸款。

        警示中小銀行

        在軌發展

        原本是專注于科創金融的“小而美”銀行,卻在這兩年實現規模超速增長,資產負債規模膨脹中,迷失了本源。曾剛認為,國內中小銀行可從中吸取的第一個教訓是要立足本源。

        “不要過度偏離主業,要緊緊圍繞著實體來開展業務,做小而精,小而專的銀行。不要把質量發展更多地置于規模擴張之上。”曾剛認為。

        不可否認的是,美聯儲降息和加息,是這家銀行倒閉的宏觀因素。“要對宏觀大勢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曾剛看來,硅谷銀行最大的問題在于對美聯儲整體貨幣政策轉向判斷失誤,直接導致資產配置策略完全失敗。

        此外,隨著宏觀經濟波動加劇,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開始提高,在此背景下,曾剛認為,金融機構要加強資產負債的管理,特別是在負債端要強化核心存款,強化負債的穩定性,守住不發生流動性風險的底線。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編輯:惠娟娟

        微信閱讀

        手機閱讀

        APP下載

        91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