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競走 在奮進中不斷實現超越
2018年,陜西運動員王欽在雅加達亞運會男子50公里競走比賽中獲得亞軍。
2023年3月,在全國競走大獎賽(第1站)暨世錦賽及亞運會選拔賽中,陜西運動員白雪瑩獲女子35公里競走比賽冠軍。
2023年3月5日,在全國競走大獎賽(第1站)暨世錦賽及亞運會選拔賽上,陜西選手王朝朝以1小時19分40秒的成績獲得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冠軍。
2021年,陜西選手吳全明、楊柳靜、馬麗在十四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團體比賽中。
2021年9月20日,陜西選手吳全明、楊柳靜、馬麗在十四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團體比賽中率先通過終點。
2021年9月20日,獲得第十四屆全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團體金牌的陜西運動員倪媛媛、楊柳靜、萬金玉、馬麗、殷臘梅、吳全明、崗拉美多與管理人員合影。
3月4日至5日,在安徽黃山舉辦的2023年全國競走大獎賽暨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選拔賽上,陜西共斬獲4金3銀1銅,實現了新突破。根據中國田協公布的選拔辦法,我省運動員白雪瑩、王朝朝、王欽獲得了今年田徑世錦賽的參賽資格。
田徑是體育之母,一個地區體育水平的高低,從田徑項目上就能看出端倪。陜西田徑雖然整體水平在全國并不突出,但競走項目卻是國內甚至世界頂尖水平。近日,筆者一行走進陜西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探尋陜西競走項目的發展之路。
1 競走是陜西傳統優勢項目
早晨7時許,當很多人才剛睡醒的時候,陜西競走隊就已經開始了上午的訓練。數十名隊員在田徑場上一圈一圈地走著,至少要持續一個多小時,而這只是每天訓練的開始。除了刻苦訓練,成績取得還源于陜西田徑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的持續奮斗。1961年,李戰朝在全國田徑運動會上,一舉打破全國男子10公里競走紀錄,成為陜西運動員打破全國田徑紀錄第一人。1987年,李寶進在第六屆全運會奪得男子50公里競走冠軍,以3小時52分51秒創當時亞洲紀錄,巔峰時期,李寶進一度被譽為“中國競走旗幟”。1997年,范曉玲在第八屆全運會上勇奪女子10公里冠軍。2021年,楊柳靜、吳全明、馬麗代表陜西在家門口斬獲女子20公里競走團體項目冠軍,用響當當的成績和沉甸甸的金牌回饋了三秦父老的熱切期盼。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陜西競走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陜西田徑的優勢項目,培養了一批以王欽為代表的優秀運動員,不但在國內成績突出,在國際大賽也屢有斬獲,無論是團體還是個人項目,已經形成了集團優勢。
2 優秀教練員是成功的基石
探訪當天,筆者見到了已在國家隊執教了近兩年的王列東。王教練明顯消瘦了許多,談起自己自十四運會后進入國家隊執教生涯,他坦言:收獲良多。尤其是他所帶的陜西弟子在今年的全國競走大獎賽(第1站)暨世錦賽及亞運會選拔賽中取得3金2銀1銅的優異成績令他十分欣慰。
2011年,王列東由于在寶雞市體校擔任田徑教練期間成績突出,被調往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正式擔任省女子競走隊教練員。經過不斷學習與積累,王列東的執教能力得到提升。在省隊執教10多年來,王列東沒能和家人過一個春節,和媳婦、娃一年到頭見面的時間也不足2個月。為了提高執教水平,他不僅自學了體育學院課程,同時專程赴意大利與諸多世界級水平的教練進行學習交流,掌握世界先進的訓練方法。
王列東表示,現在的訓練不同以往,更關注運動員的主觀反應,以前注重對運動員客觀指標的評估,現在更重視運動員的客觀指標加主觀反應。主觀反應加客觀指標,就是兩個度,這樣結合起來,讓他們不走彎路,比賽的成功率就高。當好一名教練,必須具備深度學習能力,要海納百川,要學習和項目相關的方方面面知識,比如,要學習運動心理學,教育學等等,當然,還要推開無用的社交,要集中火力與精力去干事業……談到執教理念,王列東娓娓道來。
“爭取在世錦賽、亞運會以及明年的奧運會上都為國家爭得更多的榮譽;在2025年粵港澳全運會上能夠有新的突破。”王列東對未來充滿期待。
3 科學訓練是取得成績的關鍵
“陜西競走項目之所以保持優勢,我認為除了教練員、運動員認真貫徹‘三從一大’的訓練方針外,還與陜西體育系統更注重科學訓練、服務保障跟進,并與時俱進地為運動員、教練員盡力創造取得好成績的內外環境密切相關,同時陜西競走項目在技術和訓練方法上不斷實現新突破。”省田徑中心副主任姜政方介紹。競走項目是技術要求比較高的運動項目之一,省田徑中心采取專家會診、模擬訓練、科技助力等綜合舉措不斷提高競走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定期聘請裁判專家下場地,檢查運動員技術動作,從第三方的角度評判運動員技術動作是否規范;通過比賽和模擬比賽相結合的方法,增強競走運動員在高對抗、高壓環境下規范性技術動作的穩定性;科技助力,研究開發競走犯規監測系統,幫助教練員跟蹤訓練,此外,通過競走課題攻關,長期監控、及時解析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等手段或辦法,多層次多維度提升競走技術的規范性、合理性、實效性。
4 永不言棄是青春的底色
都說練田徑最苦,競走又是田徑項目中最艱苦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他們平時訓練最真實的寫照,他們用奮斗點亮青春的底色,在拼搏中彰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體育精神。
2021年9月20日,陜西女子競走隊取得十四運會女子20公里比賽團體金牌,在領獎臺上教練員王列東與弟子馬麗、吳全明等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十三運會,陜西女子競走隊以8秒之差與全運會金牌失之交臂;十四運會,陜西姑娘們以8分優勢,領先第二名獲得金牌,并且把十三運會上的成績提高了一分鐘。為了這一分鐘,她們整整走了四年。為取得這枚珍貴的全運會金牌,“00后”小將馬麗、吳全明一年49周分別走了6021公里和5871公里,平均一周達120多公里。
今年29歲的王欽,是全國競走賽場公認的“拼命三郎”,被推選為第十屆“陜西好青年”個人。他在2017年的全運會首秀中參加了20公里和50公里的競走比賽,其中50公里競走獲得銀牌;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在當地氣溫已接近40攝氏度,許多選手放棄比賽的情況下,他硬是咬牙堅持走到終點。賽后,他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在比賽中鼓勵自己,一定要追上他們,因為不到終點不知道自己潛力有多大。”2019年,王欽在全國競走大獎賽暨世界錦標賽男子50公里競走選拔賽中,創造了世界第一的成績。每周240多公里的高強度訓練,讓王欽擁有了鋼鐵般的意志。但不久,他遭遇了世錦賽、東京奧運會、十四運會接連失利的打擊,在教練、隊友、家人的鼓勵下,他在去年又站在了訓練場,周訓練量平均達到了160公里。是金子就會發光,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競走大獎賽(第1站)暨世錦賽及亞運會選拔賽中,王欽獲得第二名,并取得世錦賽的入場券。“雖然經歷了艱難困苦,但體現人生價值的目標不會改變,堅強的意志不會動搖。接下來,自己將鼓足勁,鉚足勁,爭取在35公里項目上實現新突破。”王欽說。
3月4日,在全國競走大獎賽(第1站)暨世錦賽及亞運會選拔賽上,白雪瑩表現出色,擊敗了2012倫敦奧運會競走冠軍切陽什姐,斬獲女子35公里競走比賽冠軍。白雪瑩13歲開始訓練競走,她與馬麗、吳全明、楊柳靜等全國冠軍選手同齡,進隊時間同期,看著隊友一個個地超越自己,不斷取得進步,而自己的成績難以實現突破時,一度產生了動搖情緒。她告訴筆者,經過教練及中心領導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王列東教練將她帶進國家隊訓練,幫她打開了視野,增強了自信心。在國家隊訓練的日子,使她的訓練成績得到大幅提高,她非常感謝團隊的幫助,同時她也深刻理解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白雪瑩表示,在接下來的日子,她將做最好的自己,在競走賽場為國爭光,為陜西添彩,不負青春年華。
“在全國競走大獎賽上,陜西隊多點開花,不僅歷練了隊伍,全面檢驗了冬訓成效,同時也為打好接下來的年度賽及選拔賽奠定了基礎,爭取更多運動員能夠獲得今年世錦賽、亞運會的參賽資格,用實際行動展示陜西田徑人的良好精神風貌。”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毛毛 賀承光)
陜西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供圖